第58号
代表姓名 |
梅 娟 |
联系电话 |
13856600243 |
所属代表团 |
二 |
通讯地址 |
实验小学滨湖分校 |
题目:关于社区化乡村之义务教育的建议
内容:随着贵池区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行政村开始变成社区,学校进社区,便是随之而来的现实情况。
2013年7月,在新建的大型安置点迎宾花园小区,贵池实小平天湖分校诞生,经过教师招聘,学校招生,这所学校于
开学后,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也多次到学校来视察工作,作为和新学校一起成长的老师,我也非常感动,可是随之而来的某些现象让我有了一些思考。
一、 教师的归属问题
关于平天湖分校的教师招聘公告上写着实小平天湖分校,我们这批新来的老师一直以为是实小编制,而到校后,我们发现自己是单独编制,只属于实小管理。由于与实小实行部分轮岗,出现了一所学校两类老师,两种待遇的情况,这让新考上来的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有所下降,甚至有老师想离开。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学校的老师在背负着实小名校的教育重任和不同待遇对待的双重压力下生活着。这所学校今后属于谁?是老师们常思考的问题。
其实,理性的想想,随着城市的发展,像平天湖分校这样管理模式的学校还会产生,但我想,能否在招聘教师时明朗学校的性质和近三年的发展规划,让教师安心站在讲台上。
二、 城区学校与农村生源的双生存,双发展。
教育发展的均衡,应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素质。农村城镇化,社区化,不仅仅改变的是他们的生活模式,也可以提升他们的教育理念。面对名校优质管理,优质资源,孩子的家长在社区,社区的行政服务单位可以帮助点什么呢?与平天湖分校同样性质的贵池区滨湖实验学校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我想是否能让社区与学校的联系再紧密一些,在直属区教育局管理的模式上,社区协助服务。给孩子配一辆校车,建立社区家长学校,社区领导与校方领导的工作会晤,社区与学校的目标责任化,等等。我想一个地方的发展,教育是首要的发展问题。
主办单位:区教体局
办理情况:于2014年9月25日前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