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池人大网站

安徽人大 | 池州人大 | 贵池区政府

网站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朱文银:代表情深眷沃土

阅读次数:5295 编辑: 贵池区人大 信息来源: 秋江街道人大工委 桂枫 发布时间:2014-04-22 10:57
[字体:  ]

 

 

“我既是一位人大代表,又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都应履行好自已的职责,竭尽全力关注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这才对得起人民群众对我的重托和信任!”言谈之中,池州市第二届人大代表、贵池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秋江街道莲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文银同志显得十分的自豪和自信。

莲台村地处秋江街道的东部,与主城区仅隔秋浦河相望,贵茶公路自东向西贯穿境內。辖38个村民组、4000余农业人口,是个传统的粮油棉种植大村,也是个经济较薄弱的穷村。朱文银担任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伊始,针对合并村的实际,确定了以工强农、以农稳工、壮大集体、富裕农民的发展思路。

“以工强农,以农稳工。”说起容易做起难。朱文银同志正视困难,积极争取,金石为开,先后招进了秋江棉业、华泽工贸、康迪公司等农业开发加工项目,初步形成了以贵茶公路为轴心的工业园区。既解决了当地粮油棉销售难,又解决了500余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朱文银深知,作为村里的领头雁,要积极发展经济,壮大集体,富裕群众;作为基层人大代表,更要关注群众点滴,多为民办好事办实事。“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2008年,朱文银同志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多方筹措了3万余元的资金,对炭东等6个村民组2.2公里组组公路进行砂石化,并争取“村村通”工程项目,使之与主干道水泥路贯通,解决了历史上圩区群众出行难问题。2009年,针对九里、项赛等村民组几十年未能解决的近千亩田地排灌难问题,村集体投入资金20余万元,新开挖了一条长2500米、宽8米、深3米的排灌渠道,确保了这片田地旱涝保收。同时,朱文银同志还主动作为,结合村情制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按照规划高标淮地建设了500余亩的蔬菜基地,为农业增效起到示范推动作用。2010年,在池州西部园区建设征迁工作中,他身先士卒,耐心细致地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圆满地完成了征地540亩、拆迁124户的征迁任务,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人大代表是连接政府和选民的桥梁和纽带,理当要为群众鼓与呼,积极为民代言,用实际行动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朱文银同志无论是当市人大代表,还是当区人大代表,都时刻牢记代表的职责和使命。他经常与选民们谈心、沟通和交流,了解社情民意,先后领衔和参与提交了很多高质量、事关秋江大圩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引起市区两级的高度重视。诸如针对日益发达的交通与危桥杜坞大桥承载的矛盾,提出了实施杜坞大桥限载的意见,建议尽快重建秋浦河跨河大桥,努力改善秋江大圩十余万群众出行难问题。针对秋江大圩內河同乐河污染日趋严重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同乐河的建议。针对农村白色垃圾污染问题,提出了加快农村环境整治保洁意见等。这些建议和意见,均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落实和解决,为一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