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池人大网站

安徽人大 | 池州人大 | 贵池区政府

网站首页 / 理论实践

浅谈影响公司(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阅读次数:2037 编辑: 贵池区人大 信息来源: 杏花村街道人大工委 吴怀昌 刘福德 章杰 发布时间:2014-12-03 16:42
[字体:  ]

浅谈影响公司(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杏花村街道人大工委  吴怀昌  刘福德  章杰

201411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拓展,主城区几个公司(村)的村民土地几乎已被征收,失地村民家庭生活主要靠年青壮年在外务工收入来维持,多数失地农民家庭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缺少青壮年的家庭生活在很大存度上来依靠政府低保和公司对失地村民的生活补贴。因此,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子,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失地村民收入持续增加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对此,我们就公司(村级)集体经济难以持续发展的原因以及对策提出几点个人见解。

一、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最近几年来,杏花村街道所辖的公司(村级)经济组织,在城市发展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凸现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是经济基础不厚实。街道5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均有不同,临近城区两个公司经济现状稍好于农村社区经济组织,但资产都不过亿元,年收入均在250万元以下,经济增长的速度缓慢,甚至有停止不前的现象,要大幅度增长面临的困难很多。

二是增收途径不断减少。近两年,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居民年纯收入也不断增长,但公司(村级)经济的发展却滞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原有的集体企业已被拆迁,仅靠盘活现有资源存量来增加村级收入的空间是相当有限的。当前,就杏花村公司而言,收入来源主要靠房产租赁来维持,已经出现当年收入保当年的状况。

三是对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表现在对村级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某些不足缺乏科学分析,认为村级经济组织缺乏人才、资金优势,难以立足自身的优势谋求发展,这种认识有普遍性。时下,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相比,体制和机制方面的优势呈现弱化,又缺乏个体私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活力,自身确实存在许多不足。但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是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集体经济在机制和体制方面的不足,而是埋怨为什么不对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看不到村级经济组织在资源上的优势和亮点,缺乏足够的信心,具有消极心理。

二、影响公司(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几个主要因素

(一)人才匮乏因素。无论是壮大集体还是强化组织功能,人才都是开展工作、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现在城区周边的公司都是村改居后相继成立,公司大部分干部都是过去行政村干部过渡过来的,思想上长期处于行政村工作模式,加上公司缺乏激励竞争机制、待遇偏低,人才难以培养,导致能人大都留不住、引进不到,这是根本问题。公司有些干部虽然认识到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但面临着发展无路子、无土地开发利用等困难,对发展经济前怕狼、后怕虎,畏难发愁,迈不开步子。甚至还有少数公司人员对集体发展经济观念淡薄,没有把真正的精力放在集体事务上。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公司(村级)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政策偏差因素。虽然近几年来各公司服务在城市建设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经济有了一定增长,固定资产有所增加,但是并没有真正抓住机遇对本身经济发展有个质的飞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近几年在服务城市建设方面各个公司都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给房地产开发商创造了环境。例如杏花村公司从2006年至现在征地(含租地)1000余亩,平均价3万元/亩,补偿款几乎全部支付给农户,集体基本没有多少提留,甚至个别地块征收贴本,拆迁工作更是无偿贡献,而地方政府并没有因为村民土地征收,出台一些相应政策引导鼓励村级经济组织来谋求自身发展,可以说错失了前期大发展机遇。

(三)集体经济负担加重因素。杏花村街道所辖实业公司均是村改居后相继成立的集体性质的公司,前几年城市大建设和城中村改造项目中有些发展,积累了一些固定房产,房产租赁收入大部分补贴给失地老年生活,公司无其它实体补充收入。例:杏花村公司现有房产9900余平方米(其中:拆迁安置2300㎡,城中村改造项目2500㎡,购买4000㎡),2013年毛收入110万元,除去税收仅剩不到90万元,发放生活补贴和困难户补助近50万元,加上人员工资和办公开支等,几乎一年只保一年,公司集体收入没有明显增长。况且,近年来在一定范围内经济形势不景气,而对群众生活补贴标准只能逐年递增,不能减少。因此公司经济负担将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谋求新的经济增长途径,集体经济将会逐步削弱,直接影响到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

(四)体制不合理因素。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依赖于这一组织体制的坚强有力,而组织本身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也是提供发展经济的基础条件。据了解,杏花村街道所辖村级经济组织存在着开拓创新能力不足、经营管理能力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公司经营管理没有完善的激励奖惩措施,管理人员干好干坏一个样,待遇差别不大;二是习惯按过去老方法老套路处理事务,存在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怕担责任;三是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没有得到合理的位置;四是集体性质的企业在银行贷款困难,得不到金融部门的资金贷款扶持。

三、发展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一)理清思路,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方法和途径。发展集体经济要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谋求适合自身创业路子。一是利用集体土地资源,申请开发项目,以股份形式联手开发商共同开发。街道应组织力量认真排查、摸清土地资源情况;二是要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走出去到外地学习村改居后的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也可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传授成功做法;三是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本着互惠互利原则,街道可以统筹协调管辖内的其它集体经济参与,优势互补,进行股份运作。不拘泥于具体形式,探索尝试新办法。

(二)优化环境,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加大引导、扶持和保护力度。公司(村级)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扶持和保护,对村级经济的发展需要在思想上引、政策上扶、工作上帮。首先要从政策上加大对村级经济扶持力度,尤其在金融单位申请贷款方面,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来看集体所有制性质经济组织,视村级经济组织为小娘养的,应同样对待;二是不断丰富帮扶内容和形式,帮助理思路、找项目、跑市场,谋求发展计策,落实责任制,增强公司集体经济组织的造血功能;三是出台严格奖惩政策措施,让想干事、会干事的人有机会,给能干事干成事人予以重奖,给在干工作中受到委屈的人找回心里平衡,给不干事混日子埋怨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的人予以惩戒。简而言之,宽松的环境、有力的政策措施、优秀的人才是公司(村级)经济组织做大做强的有力保证。

(三)规范管理,完善公司(村级)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机制。建立健全公司(村级)经济组织运营过程中的监管机制,压缩非经营性开支,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积极清理化解遗留的债权债务(特别是债权),实现集体资产、资金有效积累。一是建立健全操作性强的管控制度、重大支出报告审批制度、项目投资风险评估制度。实行财务公开,重大事项提交村民(居民)代表会讨论通过。街道每年要组织力量对公司(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审计;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街道应制定发展公司(村级)经济在引资金、引项目、引技术方面的奖励政策,激发干群为集体经济发展出力。要把经济发展的成效,纳入到公司班子成员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考核,并与个人政治、经济待遇挂钩;三是对公司(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动态监管,明确公司(村级)经济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防止不良债权债务的产生,实现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an>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