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责任敲响“安全钟”。及时调整充实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明确区级领导分工,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分级分部门负责和技术岗位责任制为支撑的责任体系。
排查隐患织密“安全网”。组织专业人员对辖区内水库、泵站、堤防、圩口、地质灾害隐患点等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去年讯后626处水毁水利修复工程抗汛能力,对发现的问题,加强整改,消除隐患。
预警会商装备“安全阀”。整合水务、气象、国土等部门力量,加强会商分析和监测预警;对全区112个预警广播站、37个自动水位站、8个自动雨量站、8个视频及图片监测站、20个简易雨量站、29个简易水位站进行全面巡检。
应急管理筑牢“安全坝”。加强防灾避险救灾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防范和自救能力;组建镇街园区级防汛抗旱应急队伍23支、1821人,村级应急队伍150支、5178人,落实防汛民工1.93万人;储备总价值超1500万元的块石、草袋、防浪布、舟船等防汛物料和抢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