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池人大网站

安徽人大 | 池州人大 | 贵池区政府

网站首页 / 理论实践

关于齐石公路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的调研报告

阅读次数:3488 编辑: 贵池区人大 信息来源: 里山街道代表小组 黄永霞 发布时间:2015-12-25 11:51
[字体:  ]

 

市三届人大代表贵池区第三代表小组

2015929,池州市三届人大代表贵池区第三代表小组开展了齐石公路部分路段环境综合整治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齐石公路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素有贵池“工业走廊”之称,为原贵池市发展“三头经济”(山头、石头、码头)的必然产物,曾为贵池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直到现在也仍然是贵池区矿产品运输的主要通道。齐石公路全线58公里,穿越贵池区棠溪镇、梅街镇、里山街道清溪街道4个镇街30多个行政村,是沿线7万多人口出行的必经之路,对群众生产生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齐石公路沿线路域环境存在着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质量,入口路段环境状况更是对池州城市形象大打折扣。存在的环境突出问题表现在:

(一)个体经营户经营场地杂乱无序。由于城市建设的加快、池青九快速通道建设等原因,原在主城区内和周边镇街的小石材加工厂(户)迅速往里山街道境内集中,这些加工经营户和废品收购站、汽车修理厂多租用群众沿路自建房,大部分场地没有封闭,噪音大、占道经营、货物杂乱摆放、污水任意排放,对沿途环境影响很大。

(二)矿山开采作业扬尘。沿线原有工矿企业92家,近年来,通过关闭整合等措施,减少50家,现仍有矿山企业42家,其中可视范围内9家。露天开采作业或破碎环节扬尘特别大,矿区内及周边的森林植被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大,周边群众反映强烈。

(三)路面污染严重。里山、梅街、棠溪三个镇街境内服务于矿山、沙厂、商品混凝土等企业的重型货车约有1000余辆(不包括农用车、小型客货车),这些车辆运输户为了追求效益,长期超量超额装载,矿石、砂子、矿粉没有封闭运输,抛洒严重,经常有抛洒物堆积在沿线公路的路肩两侧,一方面造成道路越变越窄,另一方面车辆行驶过程中扬尘特别严重。另外,运输含水沙子时,一路滴洒,路面灰尘和路肩堆积的矿粉遇水便成了浆糊状,严重影响车辆与行人通行。

(四)规划制约城镇发展。沿途农民建房无统一规划,除杂乱无章外,存在严重乱搭乱建现象。尤其以高速公路杏花村入口至里山街道新华村路段,这一路段虽已经划入主城区规划范围,但一直未见具体规划方案,里山街道长期“有街无市”,严重影响集市环境。

(五)公路养护管理缺失。按道路等级划分,齐石公路属市级管辖公路,但并道路破损修补、路障清除、路肩养护、排水沟疏通、绿化管护等日常养护工作并未见开展。

(六)道路等级偏低。齐石公路建成距今已有五六十年,建成后至今从未有过大规模的改造拓宽。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该路段交通流日渐增加,道路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群众出行需求。

二、现阶段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为全面治理齐石公路沿线环境,区美好办、区环保局、区国土资源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城镇管理局、区文明办以及沿线镇(街道)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该路段进行了集中整治,但仍未见明显成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联动责任

为加强齐石公路环境整治力度,贵池区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牵头,区政府、区政协分管领导以及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齐石公路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调度齐石线矿山环境整治问题,领导小组和区“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办公室加大督查力度和频率,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整改结果要求有回音,确保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同时区直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积极协助沿线镇街做好环境整治。沿线里山街道、梅街镇、棠溪镇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该路段的环境整治力度。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群策群力氛围

针对齐石线存在的问题,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作为整治主体的里山街道、梅街镇、棠溪镇,分别召开了多个层次的动员会,层层动员,使干部明确职责和任务,落实干部包保、属地管理和一把手负责制;使群众充分认识环境整治的意义,倡导群众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各镇街道在沿线行政村公路沿线张贴了通告和标语,印发了倡议书,设置了温馨提示标牌,大力营造氛围。积极组织志愿者活动,开展了 “清洁家园”和以“治脏”、“治乱”为主的攻坚月等活动,公路沿线陈年垃圾堆放点、白色垃圾、路边杂草、杂物等有效清理,沿线的卫生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三)对症下药,扎实推进综合整治

1.加强集镇治理。沿线镇街对集镇、中心村等重要地段进行集中整治,工商、城管等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对沿线群众、经营商户开展执法宣传,加强查违控违工作力度,拆除违章搭建物,取缔非法广告牌、条幅,铲除牛皮癣,建设文化墙,规范经营行为,整治乱摆乱放、乱贴乱画、乱扔杂物等行为,对沿街部分房屋进行立面改造,进一步提升集镇形象。

2.突出矿山治理。2014年,市区下发了《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池州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池政办[2014]21号)、《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池区齐石公路沿线非煤矿山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贵政办[2014]12号)和《2014年贵池区“矿山复绿”行动实施方案》(贵政办[2014]40号)等文件,对沿线矿山实施“一矿一方案”,督促指导沿线矿山企业有计划地推进环境整治工作,责成沿线矿山企业严格实施环境和矿体工程,并按要求禁止车载货物洒落路面,安排专人清扫路面。目前,齐石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15家非煤矿山进行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有7家企业已通过市级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竣工验收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验收,6家企业处于停产整合中,部分企业正在基建当中。

3.加强卫生保洁。结合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各镇街加强对公路沿线卫生保洁工作,建立卫生保洁工作“村为主”工作机制,负责公路沿线的日常保洁和查违控违、卫生巡查、文明创建工作。里山街道购置一辆洒水车、沿线矿山企业购置二辆洒水车,每天分时段进行全线洒水降尘。

4.实施绿化提升工程。为使公路沿线环境更加优美,在市区公路、林业部门的指导下,沿线镇街结合实际制定绿化方案,在公路沿线栽植低灌木红叶石楠等树苗和高杆树种樟树、冬青、柏树、杨树等树种,做好沿线两侧绿化工作,目前公路绿化工程已全面完成。

5.推进通行能力改造提升工程。交通部门20042007年先后分两期对齐石公路进行了建设改造,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1亿元。2014年,市公路部门实施了10公里的路面改造工程。沿线各镇街对公路排水系统进行了疏通和修建,确保排水通畅。里山街道定期对路肩堆积物进行机械作业清理和路面沆洼处填铺,有效改善了通行能力。

6.强化超限超载治理。市区交通部门积极作为,在齐石公路建立治超卡点,专门针对超载车辆进行查处,推进科技治超。同时加大治超治限执法力度,市区相关部门组织运政、路政、公安交通等执法人员,在齐公路上驻点执勤,严查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泼洒车辆和非法改装车辆。采取固定与流动、白天与夜间巡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遏制了超载车辆对齐石公路的损坏,超载超限车辆有了大幅下降,成效十分明显。截至目前,共检查货运车辆5750台次,查处超限超载运输和非法改装车辆36台,查处泼洒行为12起。

7.积极谋划长远治理方案。划行规市。谋划将里山老集镇地段板材加工以及城区周边镇街道的小石材加工经营户(厂)集中到专业市场,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和选址工作。集镇建设。紧抓长江南路延伸到里山和318国道改造之机,谋划对里山集镇居民搬迁,加快推进里山街道城镇化建设,有效改善池州南大门形象。争取各部门支持。市区人大代表连年对齐石公路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所提相关建议均列入当年重点督办建议。区政府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一条由梅街片于江边码头的矿产品专用运输廊道,以缓解齐石公路交通压力及减轻重载货车对道路的破坏,目前正在选线制定方案。

三、环境整治存在的困难和下步工作建议

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尽管各部门努力数年,也未达到明显整治效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齐石公路属市公路管理部门管理和维护,同时涉及多个镇街,仅凭沿线镇街道财力和区直职能部门工作权限无法承担整治任务,需做到市、区、镇街道、村四级联动,交通、国土、环保、林业、安监、城建等相关职能部门更要联手多措并举,才能标本兼治,整治成果才能有效巩固。

2.齐石公路多年来未进行拓宽改造,早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公路上人车、客货混流,杂乱不堪,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每年公路上都会发生数起车祸,许多鲜活的生命因此丧失。

3.沿线矿山企业开采行为严重污染环境,企业技改扩规、环境治理成本大,沿线镇街道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权限也无法对企业生产行为进行管制到位。

针对以上情况,对齐石公路(里山段)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由市公路部门负责,加强对公路的日常管护,及时对两侧排水沟进行清淤、疏通和修建;清除公路两侧长期堆积的矿石、矿粉;设置公路路界标识;及时安排人员清扫货车泼洒物;对破损路面进行及时修补。

2.尽快实施长江南路延伸工程和齐石公路矿产品运输专用廊道建设,实行人货分离。结合美好乡村、“三线三边”、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积极争取有关项目资金,对公路实施拓宽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和公路质量。

3.加强源头治超管理,矿产品运输车辆从矿区装载时就严格限定运输量,严禁超载车辆上路;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成立运输车队,规范管理货运车辆;加大科技治超投入,建立电子治超站,加强常态化硬性执法;公安交警部门加大治超限载工作力度,并与公路部门研究制定限速方案,在有关路段设立醒目的限速标牌。

4.督促企业按照环境整治方案整改落实到位,进一步推进矿产品深加工,有效利用资源。对矿山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对部分环境破坏较大企业责令关闭,采矿区严禁位于公路沿线,并严格环评,加大监管力度,使市委、市政府生态强市的号召真正落到实处。

5.加快推进石材大市场和里山集镇统一规划建设,力争从根本上解决集镇环境问题,完善集镇功能,加强集聚效应。

6.健全工作长效机制。由市政府牵头,厘清相关部门职责,加强综合整治力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整治成果得以巩固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