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号
代表姓名 |
陈 红 |
联系电话 |
13866456678 |
所属代表团 |
一 |
通讯地址 |
池州市二院 |
题目:关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
内容:医疗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一些群众不满现状和期待的最大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推进,交通的便利,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贵池区医疗服务数量迅速扩大,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医疗纠纷不可避免的随之产生。医疗纠纷一旦出现,患者家属很容易失去理智,把矛盾直接对准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围攻医院及医务人员,一些“医闹”也乘机煽风点火,警方介入控制局面,致使纠纷不断扩大,矛盾激化,甚至引起对抗。外地已经发生多起医护人员被伤害致死案例。其实众多的医患矛盾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医患双方均受到很大伤害,病人的权益受到严重威胁,医疗发展遭遇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目前有目共睹的医患矛盾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连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也在去年特别刊出了一篇不涉及到医学科学的长文“中国医生目前正处于危机之中”,指出“中国需结束医生面临的暴力威胁”。目前迫在眉睫的唯有想方设法改善医患关系,才能让医护天使们担起不惜代价、不畏风险去救死扶伤的重任,也只有妥善化解这一医患矛盾,才能有效促进贵池区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达成社会的稳定祥和。
建议:
一、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机构的从业行为。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分管卫生的各级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 各村级卫生室和大大小小药房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尤其是重在有效实施。二是加强监督检查。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全区各级医疗机构及药房进行医疗服务和药品销售等方面开展督查,规范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从业行为。
二、加强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1.抓好专业知识培训,如从医学专业知识、医学管理、医疗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自学和培训,以切切实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3.对医疗机构内发生的纠纷或事故,要组织认真讨论分析,并提出改进或防范措施,对纠纷或事故中存在失误的责任部门和个人,严格责任追究。对院外发生的典型医疗安全事件,要公布和学习,以吸取其教训,总结其经验。上述综合成一体,才是防范医源性医患纠纷坚不可摧的关键,也是构成医患相互信任的桥梁,医患关系不应该成了敌我关系,社会的基础信任不建立,医患关系永无良策。
三、合理宣传正确舆论引导。利用多种手段大力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使公众能够理解医学.尊重医生。
1、是抓好自身宣传。在全区各医疗机构的醒目位置,定期开展相关医学常识、典型人物的宣传,增进医患理解。
2、是发挥媒介作用。充分利用短信平台、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电视等舆论工具,报道卫生系统的先进人和事,积极引导全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理解和支持。
3、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社会舆论和媒体报道一边倒地倾向患者,而对最基本的医疗常规和医疗规范无宣传,加上其自身缺乏相关医学专业知识的了解以及缺失媒体职业道德,因此作出炒作等有强烈主管色彩和有失公允的报道,在一定层度上起到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的作用。
4、充分利用医保卡卡面和病历封面等版面,印制宣传和谐医患关系内容。在医疗机构张贴和谐医患关系的宣传品。
5、各中小学和幼儿园每年在护士节前后,有组织、有主题的开展一次了解医疗机构和医护工作者的活动。
四、严厉打击“医闹”。“医闹”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病”,应严肃处理伤医事件,而不只是以“维稳”消极处理之,这需要医院、政府和公安的同心协力而为之。在患者家属破坏正常的就医环境或秩序时,公安机关应积极面对,及时出警,依法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现场秩序,保障正常工作秩序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使医患纠纷走上依法按程序处置的合理轨道。一个文明的社会是匡正驱邪,疾恶扬善。依法治国迫在眉睫。
五、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建立与完善稳定的卫生事业财政投入机制。政府应担起医生继续教育职责。从政府层面不应该只规定医疗机构“不准做什么”,而应该反思“哪些工作是政府和医疗机构该做而没做好的?”
主办单位:区卫生局
办理情况:已于2014年6月25日前办复63号建议的答复.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