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贵池区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池州一混凝土公司负责人施卫岗感到特别感激和满意,常州一建筑公司拖欠他的45万元货款,经过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法院的严格执法,欠的货款全部被追了回来。近年来,法院判决如何执行到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人甚至编了“赢了官司输了钱,倒贴一笔诉讼费”的顺口溜,而池州市贵池区人大常委会连续几年关注“执行难”,与法院合力破解了这一难题。
回应群众关切
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应执行财产难动……近年来,法院判决“执行难”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池州市贵池区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监督的重点。
“这些年来,区法院强化能动执行,执行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全区和谐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但如何提升执行效果仍是需要思索的课题。”
“执行难是个普遍问题,解决这项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建议灵活运用集中执行、交叉执行等行之有效的执行手段,排除干扰,集中攻克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损害法院形象的‘钉子案’和‘骨头案’。”
“区法院为了解决执行难题,配备了精兵强将,但随着形势发展仍然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推行执行信息公开,广泛接受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
在审议法院执行工作的情况报告之前,为深入了解法院执行工作现状,贵池区人大常委会除了专门组织对区法院、基层法庭执行工作进行了调研外,还专程赴安庆市大观区法院和枞阳县法院进行考察学习。考察归来,贵池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司工委主任彭熙安深有感慨:“枞阳县是近百万人口的大县,每年案件总数只有2800件左右,执行案件不到1000件,大观区法院则更少,再看看我们贵池区法院每年案件总数在5000件以上,这对法院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人大在监督的同时为法院发展而呼吁也是现实交给的课题。”
聚焦难题发力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贵池区人大常委会的长期关注支持下,贵池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该院多次被评为“全省法院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连续三次荣获集体三等功,2013年荣获“全省执行工作先进法院”。
在贵池区人民法院院长张和柳看来,贵池区法院执行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推动。“如果没有人大的推动,很多工作依靠我们自身很难完成。我们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推进了法院工作良性发展。”工作中,贵池区人民法院不遮不掩,不回避困难和矛盾,主动向人大报告执行工作情况,争取人大的工作支持。
案多人少一直是贵池区法院的一件头疼大事。执行法官年龄结构比例失衡,审判力量不足,空缺的审判岗位无法及时得到补充,陷入“断层”困境。一线法官年人均办案130余件,最高个人办案200余件,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区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一问题,并通过不同形式向区委报告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现实困境,引起了区委主要领导的重视。近几年,每年都安排招录一定比例的公务员补充到区法院,有效缓解了区法院的“人手”问题。
作为执行工作的重要部门,贵池区法院执行庭和执行局一直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后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督促下,执行局局长高配进院党组,有力加强了法院的人才队伍建设。
有力保障执行
执行工作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多年来,贵池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群众满意度作为区法院执行工作成效的重要检验标准。2014年,贵池区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472件,执结1413件,执行到位标的额1.72亿元。开展集中执行活动6次,执结案件186件,其中攻克“钉子”案26件。对依法暂时终结执行的案件,适时恢复执行程序,促使51件旧存案件最终执行到位,最大限度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
本着执法为民的原则,贵池区法院去年共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执结案件136件。10天快结对保险公司先予执行案件,确保重伤困难受害人得到及时救治。该院还建设完成执行指挥中心,为21名特困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金22万元,召开了以执行工作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
胡某为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被执行人,因其常年外出务工,居无定所,一直找不到人,也未查到可供执行的财产。春节前夕,经区法院多方努力,终于查询到其在银行有存款,致该起几年未结的执行积案顺利执结。
申请人高某因交通事故瘫痪在床,其丈夫一人照顾高某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无法分身挣钱养家,家庭经济生活极度困难,而被执行人陈某也是家境贫寒,故区法院在强制执行陈某的同时通过上级有关部门从涉法涉诉救助资金中拿出1万元对高某进行了救助。
贵池区法院院长张和柳认为,人大督促和推动法院执行工作,最终目的是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因此法院执行工作也应坚持法治之上,切实维护法律尊严,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张和柳表示,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区法院下一步将依托指挥信息系统,对执行工作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指挥,不断推动全区法院执行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使执行工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