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镇域经济发展大讨论的部署,本人就棠溪镇镇域经济发展做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棠溪镇基本情况
棠溪镇地处贵池区东南部山区,行政区域面积254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现有8个村(社区)。本镇是林业大镇,林业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达332765亩,森林覆盖率达89%以上;矿产资源尤为丰富,现已探明的金属矿有铜、铅、锌、钨、钼、磁铁等,非金属矿有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等,特别是石灰石质优量大,是国内品质最好的石灰石,储量高达数亿吨;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境内有传统古村落——千年古村石门高、太白石床、胭脂桥、省级老山自然保护区、数千亩连片的焦枣基地等一大批待开发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本镇确立“生态立镇、矿业强镇、特色兴镇”的发展思路,充分立足自身优势,着力发展镇域经济,不断推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由1.8亿元增长到3.05亿元,增长了69%,工业总产值由1.2亿元增长到2亿元,增长了67%,农业总产值由0.57亿元增长到0.98亿元,增长了70%,财政收入由1485.1万元增长到2002.2万元,增长了35%,2014年有望实现2180万元的财政收入任务。
二、立足自身优势,明确发展思路,坚定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落实惠民政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加快镇域经济发展也是促进小城镇发展,建设美好乡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加快发展本镇镇域经济必须立足自身优势,明确发展思路。
(一)科学发展矿业。矿业一直是本镇传统产业和重要税收来源。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加快矿业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一要科学设置矿权。加大现有矿山整合力度,科学设置矿权,便于自上而下开采,新开矿山的矿权设置一定要能够自上而下开采,向矿山开采先进地区如江苏等地学习,矿山开采结束后稍加建设就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或是可利用的农用地、建设用地。二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非金属矿产业转型发展。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支持原矿开采企业向深加工转型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矿产品附加值。当前要服务好银龙矿业、中一钙业、九木萤石矿等深加工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实力强的大企业落户,提升产业整体实力。
(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继续按照“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拓宽市场”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西山焦枣、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力争用五年时间将西山焦枣基地发展到万亩以上,盛产期产值达到五亿元以上。使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探索发展生态旅游业。石门高、老山自然保护区、数千亩焦枣基地、33万亩林地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是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丰富资源,目前因交通的制约尚不能得到很好开发利用,现在要做的是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并重,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于做好打基础的工作。
三、强化措施,突出重点,确保全镇镇域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外力支持。
矿业的科学发展、特色农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都需要借助外力。一要注重引进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企业开发矿业,提高引资门槛,设置原矿区内转化率,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棠溪建设成为钙业中间体的基地。二要注重引进有实力、有思想的能人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长,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三要充分利用保成相对完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古村落,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及数千亩连片焦枣基地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大生态休闲、旅游的招商力度。
要增强全民招商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招商主体的理念,鼓励有信息资源的人士,积极向政府提供招商信息;要切实加强本地的环境建设,“筑好巢”引来“金凤凰”,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运用“以商招商”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二)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积极鼓励全民创业,支持有创业激情、有创业能力的回乡务工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村干部围绕本地的资源优势自主创业。对初次创业人员,在用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一村一策,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如石门、双合、百安等村,可将矿业作为发展主方向,突出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西山、东山、棠溪、花庙、曹村等村将发展万亩枣园、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作为主方向,突出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石门、西山、东山的旅游业也要早谋划,做好打基础的工作。把特色产业村的建设与镇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力争在全镇培育出3个(西山、双合、石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5个(棠溪、曹村、花庙、百安、东山)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特色产业村。
(三)注重集镇建设,提升集镇形象,优化镇域经济发展大环境。
加快集镇建设,提升集镇形象,树立“发展大环境”观念。要高起点搞好集镇规划,高标准搞好集镇建设,高水平搞好集镇管理,着力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集镇、街道的净化、亮化、绿化和美化,坚决整治脏、乱、差的问题,全面提高集镇管理水平。当前重点是抓住齐石公路棠溪集镇段修复的机遇,按照集镇整治方案的要求,铺设好集镇两边人行道,栽植绿化树,下大力气拆除两边商铺乱搭乱建,努力在短时间内把集镇建设成为环境整洁、秩序良好、住居更加舒适的富有山区特色的美丽小集镇,为镇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四)加大帮扶力度,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要牢固树立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理念。提高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要及时妥善解决矿群矛盾,对极个别人员的不合理诉求,在耐心说服教育的同时,要敢于说“不”,坚决避免因镇村干部群众工作不到位而导致企业停产的现象发生。二要树立法治理念。对违反市场规则的行为,如地皮卡现象,加大依法打击力度。三要引导企业增强履行社会责任意识。企业要依法纳税,坚决打击偷税漏税行为;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要积极回应、及时解决;要强化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四要建立企业帮扶机制。继续选派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一对一帮扶企业,不定期的对企业遇到的发展难题集体调研、现场解决,协助企业解决制约发展的资金、用地及矿群矛盾等问题。
四、几点建议
(一)完善镇街财政体制,确保镇街有钱办事。合理确定财政基数,考虑安排一定数量的镇域经济发展基金,使镇街有能力立足自身优势,发展镇域经济。
(二)赋予镇街更多的管理权力,确保镇街有权办事。镇级行政管理权力短缺,是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建议进一步完善镇街职能,尤其在土地管理、融资、行政处罚等方面能够下放事权,使大部分具体事务能由镇政府直接办理;同时下放一定的财权,以利于镇街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使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情况有所改变,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能动性。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确保镇街有激情做事。建立科学分类的考核机制,使考核结果的运用真正能促进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矿产品货运专线。目前,齐石公路运输负荷过重,里山、梅街、棠溪的群众出行也苦不堪言,随着几家规模较大的深加工企业的建成投产,齐石公路的压力将更大,而该处的非金属矿资源储量大、品质优,把所有矿山都关闭也不现实;同时,沿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有意发展生态旅游、休闲、疗养的客商很多,但因交通的制约,丰富的旅游资源尚不能得到开发利用。若要使矿业和旅游业能得到统筹发展,建一条矿产品货运专线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