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号
案由:关于涓桥自来水厂改造升级的议案
议案领衔人或代表团: 周国良 等 名代表
领衔人所在代表团: 三 通讯地址: 涓桥镇政府
议案全文:涓桥自来水厂位于贵池区涓桥镇七一村境内318国道西侧,于2000年3月批准兴建,2001年11月建成正式通水,是一座私营独资企业。该厂设计日供水能力2000吨,实际日供水能力1000吨。水源引用涓桥境内红旗河水,源头为八一水库,是八一水库泄水至秋浦河的通道,取水构筑物采用辐射井,源水经机械提升综合池处理后送到用户。综合池现状为一简易的沉淀、过滤于一体的净水设施,清水池有效容积250 m3,切已年久失修,斜板在山洪爆发时损坏严重、集泥较多,滤池为小阻力配水,配水不均,反冲洗出现翻砂现象,另外,配水管网缺乏系统规划,只是根据当时经济条件和供水区逐步扩展而成,主管径基本为DN100∽DN200,呈树状分布,出水效果极不稳定,水质一直不能达标,群众对此反响较大,多次上访。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镇区供水量已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群众生产和生活需要,制约了中心镇的建设和发展。且唯一水源八一水库还要担负下游6000余亩农业灌溉任务,干旱时期取水量将会不足。
2、涓桥镇地形复杂,山、丘、圩各占三分之一,自来水厂位置处于涓桥地势较低处,供水成本高,现状供水管网缺乏系统规划,管网覆盖率低,供水安全可靠性差,漏损率高。从自来水厂至紫岩村二级泵站约10公里主管径为DN110,地势高差20米加上管网损失,二级泵房有时根本无水可取,无法升压,整个工业园区和部分村民组,如紫岩、桂畈、联合四个经二级供水的村根本无法正常供水。目前涓桥村高冲等四个村民组水表已经安装,但水压不够,一直未通水。随着城镇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供水范围还将不断扩大,原厂供水量和供水压力都无法满足涓桥镇发展需要。
3、自来水厂现有供水能力有限。目前,自来水厂供水辐射了10个村,管网铺设长度超过30公里,居民用水人口约1.5万人,用水量按最低标准60升/日测算,目前用水量达900T;行政事业单位34家,现有用水量日用水量150T,工业集中区目前进驻企业统计24家,日需用水量达700T以上,还有未统计的沿线其它工业企业。仅目前供水量自来水厂生产规模已缺口750T/日。而我镇集中区内已平地块还有10多亩未供,工业用地二期130亩未开发,企业用水量将急增,且我镇总居民3.4万人,还有近2万人未用上自来水,随着民生工程的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开展,通自来水是必然趋势,供水能力不足情况势必进一步恶化。
4、水厂规模小、效益低,融资手段弱,无法进行升级改造。由于涓桥自来水厂是私营企业,经营性质是公益性供水,经济效益低下,现在水价为2元/T,水厂的全成本(含大修和折旧)水价为1.7元/T,利润为0.3元/T,水费年利润约10万元。由于当初建厂时到金融部门进行融资,贷款至今未还清,需支付银行利息等费用约8万元,加上日常开支,年所剩利润基本为零。加上水厂水厂规模小,融资手段弱,根本没有资金投入到水厂改造升级中来。目前水务部门虽然对农村小水厂有项目支持,但前期工作费用(勘测设计)约需25万元,加上资产所有权归国有,自来水厂升级改造积极性不高,不愿申报。
建议:
1、鉴于涓桥镇自来水厂源水为八一水库,其兴利库容(可放出的最大蓄水量)仅为188万方,蓄水还要担负下游6000余亩农业灌溉任务,水源取水量有限,我们建议将农村居民用水和企业用水分开供应。我镇农村人口约3.4万人,目前自来水通水户仅1.5万人,尚有近2万人未开通,如全部开通的话,根据最低日需用水量60升/日.人,需用水量就达2100吨/日,再加上涓桥镇工业集中区用水量1500吨/日,旱时供水就会出现困难和矛盾。而我镇用水大户企业基本集中在桂畈村境内涓桥镇工业集中区内,距池州自来水公司约3公里,这部分可通过池州自来水公司供水解决。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引导涓桥自来水厂进行水厂和管网的升级改造至3000吨/日。我们只有通过生产规模扩大,缓解供需矛盾,提升水质要求,才能确保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目前涓桥镇已通过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施,一条DN260主管网已到七一村汉冲组(集镇附近),且水务部门已争取到国家对农村小水厂项目支持,只是前期工作费用(勘测设计)约25万元需水厂个人投入,另改造后资产为国有资产,原厂个人投入部分则无形消失,所以自来水厂对升级改造积极性不高,不愿申报。我们认为需在改造前,对原投入的设施、设备进行评估,明晰双方投入比例,提高自来水厂对升级改造积极性,确保水厂和管网的升级改造尽快实施。
主办单位:区水务局
协办单位:涓桥镇政府
办理情况:已于2014年6月25日前办复